研究方向

  1. 稀土敏化OLEDs研发设计 

  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稀土敏化OLEDs设计理念,依据稀土配合物较长的激发态寿命和较宽的能隙,大胆采用稀土配合物作为敏化材料,获得新型高性能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共掺杂OLEDs。借助三元微量掺杂技术将稀土配合物引入发光层中,通过精密控制稀土配合物的掺杂浓度使其起到载流子束缚中心与能量传递阶梯的作用,结合器件结构与制备工艺的优化,大幅提高了器件综合性能,获得了一系列新型红、绿、蓝、黄、白光稀土敏化OLEDs。相关研究工作拓宽了稀土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范围,并实现了稀土配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优势互补,为新型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稀土特色的OLEDs器件专利体系。 

 

 

  2. 稀土配合物及碳量子点发光材料研发与应用 

  设计合成稀土配合物,并对其光物理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索了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工作机理。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过程制备发射不同颜色光的碳量子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碳量子点表现出不同的发射特征和环境依赖性。所得蓝光碳量子点发射峰为于408 nm, 荧光量子产率为75%。在90℃和20 mW/cm2 的紫外光强下测试360 min, 表现了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可以作为隐形荧光墨水应用于重要信息加载及薄膜防伪中。基于溶剂热制备的量子产率达68.6%的黄光 (555 nm)发射碳量子点,装配得到了具有暖色温发射特征的LED。所得颜色可调碳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独特的性质导致所得碳量子点可用于定量与可视地检测有机试剂中的水含量和溶液中的铁离子检测。 

  3. OLED制备工艺优化及制备装备研发 

  经过十多年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大面积有机薄膜均匀生长、真空条件下三元微量掺杂、柔性衬底湿法成膜及大尺寸器件精密封装等工艺难题。近年来,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柔性衬底的稀土敏化OLED面板湿法制备及封装设备、大面积OLED面板中试研发设备、真空升华提纯设备,分别适用于小尺寸OLED基元器件、大尺寸OLED面板的制备和封装、小分子材料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