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概况
曲晓刚研究员于2002年下旬由加州理工学院NSF分子科学实驻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 A. H. Zewail 实验室回国,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12月-2007年5月访问UCSB诺贝尔奖获得者 Alan.J. Heeger 实验室开展生物分子识别合作研究。课题组利用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及利料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对重要基因和蛋白的识别、功能调控及潜在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为认识和调控重要的疾病发生、发作相关的生物化学过程提供重要依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分子构象与功能;药物与靶分子间作用机制;生物体系电子传递、生物电化学;生物动力学及热力学;生物功能材料等。
已获美国授权专利1项、中国授权专利8项,目前在Chem. Rev. (1篇); PNAS (3篇); Nat. Commun. (5篇); Sci. Adv. (1篇); Acc. Chem. Res. (3篇); Chem. Soc. Rev. (5篇); Angew. Chem. Int. Ed. (18篇); J. Am. Chem. Soc. (13篇); Nucleic Acids Res. (14篇); Adv. Mater. (20篇)发表82篇。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IF>10论文110篇)。系列成果曾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PNA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 Adv. Healthcare Mater.; Chem. Comm等期刊。论文曾被Nature INDEX 2014 评为WFC=16.3;2006年国际“百篇优秀基因治疗论文”;2013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Nature C&EN, Scientific American, PNAS, Nature Methods, Nature SciBX, Nature: NPG Asia Materials, RSC Chemistry World, 英国物理学会,Physics News, Chemisry Views, Wiley Materials Views, Nature China等对取得多项成果给予40余次亮点报道和评论。被Chem. Rev., Acc. Chem. Res.,Chem. Soc. Rev.,Nature Chem.,Angew. Chem. Int. Ed., JACS等期刊图文大篇幅引用和评述,总他引2万次以上。
人员组成:
课题组长:曲晓刚研究员
其他人员:赵传奇副研究员 高楠 副研究员 秦洪双 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李扬
研究生:孙玉环,杜智,刘新平,周娅,马蒙蒙,刘正伟,牛京生,余东琴,崔婷婷,刘春,汪钊,刘镇旗,魏跃,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