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 姓名: 原建光
  • 性别: 男
  • 专家类别: 研究员
  • 电话: 13501062182
  • 电子邮件: jgyuan@ciac.ac.cn
  • 通讯地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基本信息: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央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18年-2024年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氢能研发中心主任,职工监事。曾获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资助人才、江苏省集萃青年研究员、江苏省产业教授、“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及常州市创新型领军人才等。于2024年8月份加入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氢电池组。主要从事储氢材料、储氢装置系统、镍氢电池及锂电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新型储氢合金生产、热模拟及储氢装置系统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工程化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  
    教育和工作经历:
  • 2005.09-2009.06,南京工业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本科/学士
    2009.09-2014.06,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硕博连读)2014.07-2017.12,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氢能材料,高级工程师/高级研发经理
    2018.01-2024.08,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氢能材料,正高级工程师/氢能研发中心主任/职工监事/副总经理
    2024.08-至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代表性论文:
  •  
    获得荣誉:
  • 2016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8年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优秀奖
    2018年江苏省集萃青年研究员
    2020年江苏省双创人才
    2024年江苏省产业教授
    2024年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资助人才
    2024年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5年吉林省首届国有企业创新创意大赛三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1)2017-07至2021-06,科技部,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比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项目,课题:70MPa安全阀开发及系统集成辅助,2017YFB0102804,265万;
    (2)2017-07至2021-06,科技部,2017年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车用快速动态响应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项目,课题基于低成本非贵金属新型储能材料的储能系统,2017YFB0103002,237.4;
    (3)2018-01至2020-12,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重点基金项目,高密度储氢材料技术,6140721040101,300万;
    (4)2018-01至2020-12,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金属储氢材料研究,41421060201,200万;
    (5)2018-01至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核壳结构NiCoPd@GO的可控构筑及其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催化机理研究,51701043,23万;
    (6)2018-01至2020-12,常州市,常州市创新型领军人才项目,固态储氢作为氢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开发及应用,CQ20190023,60万;
    (7)2019-01至2021-12,江苏省产业研究院,江苏省JITRI研究员项目,高性能储氢材料开发及应用,150万;
    (8)2020-01至2023-12,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双创人才,基于固态储氢为氢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开发及应用,60万
    (9)2022-10至2025-1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高安全氢储运关键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2022YFB3803802,1045万
    (10)2022-01至202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维度稀土复合催化改善纳米晶镁基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及机理研究,52271212,54万
     
    研究资助:
    研究兴趣:
  • 1.新型气态储氢材料(包括传统储氢合金、新型镁基氢化物、碱土金属硼氢化物、新型高熵合金等)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2.固态储氢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包括高密度储氢单元热物性及热质传输调控研究;储氢装置结构设计及热模拟;
    3.高性能二次电池(镍氢、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及其关键原材料的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