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应化所
|
中国科学院
|
长春应化所
|
中国科学院
Toggle navigation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历史沿革
实验室管理
现任主任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研究队伍
院士
杰出青年
研究单元
研究员
人才培养
检测服务
运行管理
联系我们
研究队伍
院士
杰出青年
万人计划
研究单元
研究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杰出青年
姓名:
张洪杰
性别:
男
职称:
职务:
学历:
电话:
0431-85262127
传真:
0431-85698041
电子邮件:
hongjie@ciac.ac.cn
通讯地址:
稀土大厦405
简 历:
张洪杰,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博士学位。张洪杰研究员长期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研究重点,致力于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系列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和技术,并将基础、高技术及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研制出的稀土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汽车、照明、航天航空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满足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创性地开拓了酸碱催化两步溶胶-凝胶制备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共价键嫁接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被公认为是实现杂化发光材料应用的重要途径;克服稀土电致发光效率低、光谱稳定性差的难题,进一步发展了稀土掺杂的过渡金属电致发光器件,提高了效率和色纯度;针对超高声速飞行器风洞测温的重大需求,研究解决了温敏涂层全表面精确测量的关键科学问题,首次使稀土发光材料在风洞测温型号项目上得到应用;在稀土单分子磁体弛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能垒为173K的四核镝单分子磁体,并首次应用双弛豫Debye 模型成功解析了分子中与不同各向异性自旋中心相关联的、分立的弛豫过程;针对直流LED存在的问题,提出交流LED原创思想,解决了交流供电频闪的世界难题,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LED稀土发光材料,与四川新力光源合作,系列产品已通过美国和欧盟质量认证,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针对航天航空及兵器减重的迫切需求,首次研制出高强轻质的稀土镁合金,为我国神舟6号飞船减重13公斤,为国家某"重点工程"制备多用途轻型导弹壳体,实现了武器的轻量化,现已定型并装备部队。张洪杰研究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发表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0000余次;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1次,国内外大会和邀请报告72次;10种国内外权威期刊的副主编、编委或顾问编委;已授权发明专利72项,包括美国专利2项,欧盟十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1项,国防专利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吉林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以及201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各1项。现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理事长,973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士,是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学科和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年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3年获吉林省政府创新创业人才奖。由于学术成就突出,并且在学科发展、人才凝聚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家。吉林长春人。
197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985
年在长春应化所获硕士学位,
1993
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博士学位。
1978
年至今在长春应化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曾任实验室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长春分院院长。
201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
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974.9-1978.2 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学士。 1978.2-1982.2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实习员。 1982.2-1985.2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5.2-1989.9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助理研究员 1989.9-1993.10 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3.10-1994.12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助理研究员,中科院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4.12-现在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期间曾任中科院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兼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党委书记。1997年9 月作为客座研究员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3个月;1998年3月作为客座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工作1个月;2000年6月作为客座教授在法国Clermont-Ferrand 大学工作3个月。
代表论著:
获奖及荣誉: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杰出科技成就奖,第1完成人 2015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特殊贡献奖 2013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2007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2013年获澳大利亚金袋鼠世界创新奖金袋鼠世界创新奖,第1完成人 2012年获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奖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奖 2016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 2011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 2015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特别奖,第1完成人
杰出青年
简 历: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代表论著:
获奖及荣誉: